山东省高考赋分制度的核心特点是将考生的原始分转换为等级分,具体对应关系如下:
一、等级划分与分数区间
-
-
覆盖排名前3%的考生
-
分数区间:91-100分
-
-
B+等级
-
覆盖排名前3%-10%的考生
-
分数区间:81-90分
-
-
B等级
-
覆盖排名前10%-26%的考生
-
分数区间:71-80分
-
-
C+等级
-
覆盖排名前26%-50%的考生
-
分数区间:61-70分
-
-
C等级
-
覆盖排名前50%-74%的考生
-
分数区间:51-60分
-
-
D+等级
-
覆盖排名前74%-87%的考生
-
分数区间:41-50分
-
-
D等级
-
覆盖排名前87%-97%的考生
-
分数区间:31-40分
-
-
E等级
-
覆盖排名最后的3%的考生
-
分数区间:21-30分
-
二、转换公式
等级分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T = \frac{(S - S_2)}{(S_1 - S_2)} \times (T_1 - T_2) + T_1$$
其中:
-
$T$ 为转换后的等级分
-
$S$ 为考生原始分
-
$S_1$ 为该等级内考生原始分最高分
-
$S_2$ 为该等级内考生原始分最低分
-
$T_1$、$T_2$ 为对应等级的分数区间上限和下限
三、原始分与等级分的关系
-
原始分不直接决定等级分 :同一原始分可能因当年考生整体分数分布不同而对应不同等级。
-
关键在于排名 :通过全省排名确定所属等级区间,再计算具体分数。
四、示例说明
假设某考生化学科目原始分为78分,全省排名位于第60%-74%区间,则:
-
确定等级为 C+ (对应61-70分区间);
-
计算位置系数(原始分比例);
-
转换为等级分(如65分)。
五、注意事项
-
2025年改革延续性 :近年山东高考仍采用“3+3”模式,赋分规则与2017-2020年基本一致;
-
信息更新 :具体等级划分可能因年份考生分布微调,建议以最新官方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