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赋分制并非所有科目都采用,具体规则因省份和考试模式而异,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赋分制的科目范围
-
新高考“3+1+2”模式
-
选考科目赋分 :物理、历史两门首选科目以 原始分 计入总成绩,而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再选科目则采用 等级赋分制 。等级赋分根据考生在全省选考该科考生中的排名进行转换,例如:
- 排名前1%赋100分,2%-3%赋97分,依此类推,最低赋40分。
-
语数英三科 :以 原始分 直接计入总成绩,不参与赋分。
-
-
新高考“3+3”模式
- 除语数英三科外,考生需从物理、历史中选1科,再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2科。其中,选考物理或历史的科目按 原始分 计入总成绩,另两门再选科目同样采用 等级赋分制 。
二、传统分科考试科目
-
语数英 :在传统高考中,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以 原始分 计入总成绩,不参与赋分。
-
部分省份特殊科目 :如体育、艺术等,可能采用其他评分标准,与高考主科的赋分制无关。
三、赋分制的核心作用
-
平衡科目难度差异 :通过排名转换分数,避免因科目难度不同导致的评价偏差。
-
体现综合能力 :不仅考察知识掌握程度,还兼顾学习能力和考试策略。
四、选科建议
-
优先选择自己擅长且竞争压力适中的科目组合,例如物理+化学(传统优势科目+再选科目)。
-
参考本省最新赋分规则,了解具体等级划分区间,避免因误判排名影响志愿填报。
高考赋分制主要应用于再选科目,而语数英等传统科目仍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考生需结合自身情况选择科目,并关注省级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