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的数量和方式因地区和高考改革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关于2024年和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数量和相关规定的详细信息。
志愿填报数量
2024年志愿填报数量
- 普通类本科批次:本科批次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内设6个专业志愿,安排2次征集志愿,每次设20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
- 高职(专科)批次:高职(专科)批次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安排2次征集志愿,每次设20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
- 艺术类本科批次:设平行志愿,45个院校专业组,安排2次征集志愿,每次设20个院校专业组。
- 体育类本科批次:设平行志愿,45个院校专业组,安排2次征集志愿,每次设20个院校专业组。
2025年志愿填报数量
- 普通类本科批次:本科批次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内设6个专业志愿,安排2次征集志愿,每次设20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
- 高职(专科)批次:高职(专科)批次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安排2次征集志愿,每次设20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
- 艺术类本科批次:设平行志愿,45个院校专业组,安排2次征集志愿,每次设20个院校专业组。
- 体育类本科批次:设平行志愿,45个院校专业组,安排2次征集志愿,每次设20个院校专业组。
志愿填报单位
改革前
- 院校为单位:改革前以“院校”为志愿填报单位,1所院校即为1个志愿,按“1所院校+多个专业”的方式进行志愿填报。
改革后
- 院校专业组为单位:改革后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填报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即为1个志愿,按“1个院校专业组+多个专业”的方式进行志愿填报。
填报模式
改革前
- 顺序志愿模式:考生可以填报若干个按顺序排列的志愿,通常称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
改革后
- 平行志愿模式: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没有第一、第二之分,在同一投档时间段内均有可能以第一志愿投出。
填报策略
填报原则
- “冲、稳、保”策略:建议考生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填报志愿,即前几个志愿可以填报略高于自己水平的学校和专业,中间几个志愿填报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学校和专业,最后几个志愿填报保底的学校和专业。
- 合理设置梯度: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倾向,将志愿分为冲一冲、稳一稳和保一保三个层次,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注意事项
- 服从调剂:尽量勾选服从调剂,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因为院校分够而专业分不够被刷下来的概率。
- 了解政策:考生和家长应详细了解本省的高考政策和填报规则,确保志愿填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024年和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数量和方式因地区和高考改革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总体来看,志愿填报数量较多,填报单位从“院校”转变为“院校专业组”,填报模式从顺序志愿模式转变为平行志愿模式。考生应合理设置志愿梯度,尽量勾选服从调剂,并详细了解本省的高考政策和填报规则,以确保志愿填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