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首座核电站
防城港核电厂位于广西防城港市企沙半岛东侧,是我国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建成的首个核电项目,具有以下核心信息:
一、项目概况
-
地理位置
位于防城港市光坡镇红沙村,地处企沙半岛东侧,距离防城港市区约25公里,南宁市约130公里。
-
建设规模
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分三期实施:
-
一期 :2台CPR1000压水堆机组(单机容量108万千瓦),2010年7月30日开工,2016年1月1日和10月1日投入商业运行;
-
二期 :2台华龙一号三代机组,2015年12月24日、2016年12月23日开工,2023年3月25日、2024年5月25日投入商运;
-
三期 :2台华龙一号机组,目前处于前期工作推进阶段。
-
-
投资与运营
总投资约700亿元人民币,由中国广核集团与广西投资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二、技术特点与成就
-
技术路线
采用CPR1000(中国改进型压水堆)和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设备国产化比例高达80%以上。
-
环保效益
截至2024年6月底,累计提供超1300亿度清洁能源,相当于新增30.8万公顷森林,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842.8万吨。
-
行业地位
-
西部地区首座核电站;
-
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首座核电站;
-
三期工程获评“2023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
-
三、社会意义
-
能源转型 :推动广西能源结构优化,保障能源安全供应;
-
区域发展 :促进防城港市及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
民生改善 :减少标煤消耗,提升能源系统效率。
四、交通与配套
-
距离防城港市区约25公里,班车通勤时间约半小时;
-
二期工程投运后,厂区与南宁市高铁站距离缩短至1.5小时车程。
以上信息综合了防城港核电的规划、建设、运营及社会影响,体现了我国在核电领域的自主化与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