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是中国西北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主要少数民族包括:
一、主体民族
-
藏族
-
青海省主体民族,占比约24.44%-26.43%(2011年数据)。
-
主要聚居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等5个藏族自治州,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宁的湟源、湟中、大通和海东地区也有散居。
-
-
回族
-
占比约14.83%-15.89%(2011年数据),主要聚居在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宁城东区等地也有分布。
-
信仰伊斯兰教,保留独特的饮食文化(如清真食品)和节日习俗(如开斋节、古尔邦节)。
-
二、其他少数民族
-
土族
-
占比约3.63%-3.85%(2011年数据),是青海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互助土族自治县等地。
-
以织锦、雕刻等传统手工艺闻名,保留独特的歌舞和服饰文化。
-
-
撒拉族
-
占比约1.90%-2.18%(2011年数据),聚居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信仰伊斯兰教。
-
源自中亚,保留神秘的文化传说和传统建筑风格。
-
-
蒙古族
-
占比约1.71%-1.77%(2011年数据),主要分布在海东市、黄南藏族自治州。
-
以游牧文化著称,擅长马术、射箭,每年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
三、数据补充
-
人口规模 :截至2019年,少数民族人口约240.5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5.5%。
-
其他民族 :青海省共有54个民族成分,除汉族外,其余为世居少数民族。
四、文化特色
各少数民族在语言、宗教、节日、手工艺等方面保留独特性。例如藏族的歌舞艺术、土族的织锦工艺、蒙古族的那达慕活动等,共同构成青海丰富的民族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