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总面积为1.3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上海市的面积总和,是青海省东部重要的地理门户和交通枢纽。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其东西跨度约124.5公里,南北宽达180公里,覆盖乐都、平安两区及互助、民和、化隆、循化四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超50%,兼具生态多样性与文化独特性。
-
行政区划与地理跨度
海东市下辖2区4县,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东西狭长、南北宽阔的地形使其成为连接青海与甘肃的走廊。境内最高海拔4636米,最低仅1650米,形成显著的垂直气候差异。 -
生态与资源特征
作为黄河与湟水河交汇地,海东拥有840平方公里富硒土壤和318万亩耕地,森林覆盖率逐年提升。水电资源丰富,可开发装机容量达621万千瓦,是青海能源输送的关键节点。 -
人口与民族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约135万,汉族与藏、回、土、撒拉等少数民族混居,少数民族比例达51.5%。独特的河湟文化孕育了拉面产业、青绣等民族特色经济。 -
经济与区位价值
2022年GDP达562.79亿元,依托兰新高铁、京藏高速等交通网络,成为青海对接兰西城市群的枢纽。A级景区37处,包括孟达天池等生态旅游名片。
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海东正以“山水田园新城”为目标推进生态与城市协同发展,其1.3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既是生态屏障,也是多民族共荣发展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