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中级会计师是否需要继续教育是一个常见问题。根据财政部和相关地方财政部门的明确规定,中级会计师在取得职称后确实需要参加继续教育。以下是详细的解释和相关信息。
中级会计师是否需要继续教育
强制性的规定
- 财政部规定: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持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应当自取得资格的次年开始参加继续教育,并在规定时间内取得规定学分。
- 地方政策:虽然财政部在中级会计的报名条件中没有明确提及继续教育的要求,但一些地区为了提高当地会计行业的整体水平,可能会要求考生在报名中级会计考试前完成一定时长的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的学分要求
- 总学分:中级会计师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不得少于90学分,其中专业科目一般不少于总学分的三分之二。
- 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继续教育内容包括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专业科目不少于60学分,公需科目不少于24学分。
继续教育的具体要求
学分折算
- 考试通过折算: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会计相关考试,每通过一科考试或被录取的,折算为90学分。
- 其他形式:参加会计类专业会议、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中专以上会计类专业学历(学位)教育,通过当年度一门学习课程考试或考核的,折算为90学分。
报名要求
- 信息采集:在参加继续教育前,会计人员需在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服务管理平台进行信息采集,否则无法进行继续教育登记。
- 证明材料:考生需提供相应的继续教育证明材料,如培训证明、合格成绩单等,以证明其完成了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
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形式
- 网络教育:中级会计师可以通过各省的财政厅相关网站进行网络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培训机构。
- 面授教育:面授教育由各地财政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会计人员需按要求备案并参加培训。
内容
- 专业科目: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会计信息化、会计职业道德、财税金融、会计法律法规等相关专业知识。
- 公需科目: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普遍掌握的法律法规、政策理论、职业道德、技术信息等基本知识。
不参加继续教育的后果
影响考试报名和职称评审
- 报名限制:一些地区明确要求考生需提供继续教育证明,否则无法报考中级会计考试。
- 职称评审:继续教育情况将作为参加会计资格考试、职称评审、高端会计人才选拔等人才选拔、培养的必要条件。
职业发展
不参加继续教育可能会影响会计人员在求职和晋升中的竞争力,特别是在一些大型企业或国有企业中,继续教育的完成情况可能会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中级会计师在取得职称后需要参加继续教育,这是财政部和地方财政部门的明确规定。继续教育的内容包括专业科目和公需科目,每年需取得不少于90学分的学分。尽管一些地区可能会将继续教育作为报名中级会计考试的硬性要求,但为了保持专业水平和竞争力,中级会计师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