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高校扩招呈现“理科大幅增长、文科结构性调整”的鲜明特点,本科招生总计划达19.9万人,较2023年增加1.7%,其中物理科目计划占比近80%,工学专业扩招10.6%成为主力,而文科招生规模缩减12.9%,医学、管理学等专业削减显著。
理科扩招聚焦新兴产业。新高考“3+1+2”模式下,物理科目招生专业增至17222个,占比74%,计划人数达15.8万。工学专业新增495个,招生计划增长10.6%,电气工程、人工智能等十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成为扩招重点,如合肥大学扩招1500人主要投向电子信息类。医学专业因选科限制转向物理科目招生,计划人数增长1309人。
文科专业面临优化重组。历史科目招生专业减少3.4%,计划人数仅4万。医学、管理学等门类专业削减明显,如工商管理类计划减少9.3%,外语类、新闻传播类专业降幅超8%。艺术学门类因艺考改革纳入普通批次,专业数量逆势增长,但整体文科竞争强度显著提升。
省内高校主导扩招,资源向工科倾斜。宿州学院、合肥大学等省内院校扩招超1000人,新增计划集中服务区域产业需求。中国科大、合工大等名校同步增加工科名额,安徽工程大学十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占比达82.4%。而阜阳师范大学等部分院校因专业调整缩招,凸显高校响应就业市场的动态适配。
考生需关注选科与专业匹配度。文科生仅能报考护理学等少数医学专业,物理+化学+生物组合成为学医刚需;理科生可优先选择工学、医学等扩招领域,但需结合个人兴趣与行业趋势。新高考首年录取波动可能加大,建议参考近三年数据并合理设置志愿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