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强基计划迎来重大调整,核心变化包括单科破格入围范围扩大、竞赛成绩要求收紧、新增国家战略领域专业、录取机制优化,并强化本研贯通培养模式。
强基计划2025年最新政策中,单科破格入围政策成为亮点,多所高校明确数学单科成绩≥145分或物理/化学接近满分的考生可直接破格入围,部分院校采用高考单科成绩加权计算方式。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要求数学单科≥145分,天津大学对物理、化学等学科设定97分以上破格线,华南理工大学则通过“高考总分+数学单科×0.3”强化核心学科筛选。竞赛成绩要求显著收紧,清华、北大首次限定竞赛生仅限应届生,且要求综合成绩全国排序录取,多数高校取消银牌及以上竞赛成绩的直接破格资格。
专业布局方面,新增方向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北京理工大学新增“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数学(智能科学方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空天材料”“量子信息”,电子科技大学聚焦“信息与计算科学”与集成电路设计,武汉大学新增智能科学交叉方向。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扩大招生区域,覆盖更多省市生源。录取机制上,“复交南”模式扩容,12所高校将校测提至高考出分前,初试筛选后复试结合笔试、面试,动态淘汰机制与本研贯通培养成趋势,哈工大、华师大建立年度考核淘汰制,同济大学推行“2+1+X”模式打通本硕博通道。
考生需重点关注三大策略:数学、物理单科冲击满分争取破格资格,参与白名单竞赛积累科研经历,跟进各校动态校测模式调整。政策导向显示,强基计划正从基础学科为主向“基础+前沿领域”交叉融合快速转型,未来将更依赖精准学科能力与科研潜力评估,考生需结合目标院校政策定制备考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