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期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政策作出重大调整, 2025年秋季起“函授”“业余”正式更名为“非脱产”,且新增专业点不得采用脱产形式;同时严控校外教学点数量,明确将增设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专业。
-
优化专业布局,聚焦国家战略需求
2025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将严格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动态更新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高校需优先设置与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及民生需求紧密相关的专业。例如,新增先进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高科技领域专业,同时加强托育、养老、家政等民生紧缺领域的培养。戏曲、文物保护、非通用语种等特色学科被纳入优先发展范畴,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原则上不再新设国控专业。 -
统一专业名称与入学要求
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函授”和“业余”将全面更名为“非脱产”,普通高校学历继续教育须通过成人高考入学,并执行统一的教学标准与修业年限。此举旨在规范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已注册的函授、业余、网络教育学生不受影响,按原政策执行至毕业。 -
严格校外教学点管理
为防范风险,教育部要求各省份控制校外教学点总量,原则上不新增依托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校外教学点。医学类、艺术类专业教学点须严格审核办学资质,优先保障“双一流”高校的核心专业需求。对不符合条件的机构,整改或撤销将常态化执行。 -
深化教学改革与数字化转型
新政强调思政教育贯穿全程,推动混合式教学与数字资源建设,增加实践环节的规范性。鼓励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高职院校聚焦产业一线人员能力提升。
成人继续教育政策正通过名称统一、专业优化及管理强化全面提升标准化水平,考生需紧密关注政策动向调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