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校本课程开发需遵循规范流程,结合学校资源与教师专业能力,确保课程质量与职称评定要求。以下是具体步骤及要点:
一、开发流程
-
规划与设计
-
学校统一制定课程目标、内容框架及标准,可由教师团队、家长或社会专家参与开发。
-
明确课程性质(必修/选修)、学时、学分及教学目标,突出创新性与实践性。
-
-
申报与审核
-
教师需提交课程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由学校审核团队(含专家、领导、教师等)评估可行性。
-
审核通过后公示课程信息,通过选课系统或纸质材料面向学生开放。
-
-
实施与管理
-
统筹安排课程时间、地点,建立课堂管理制度(考勤、纪律等)。
-
采用走班制教学,注重学习效果与综合素质提升。
-
-
成果展示与评价
- 课程结束后组织成果展示(如报告、作品等),由学校评价团队对教师教学、学生表现及课程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二、职称评定材料准备
-
核心文件
-
课程申报书、立项通知书、结题证书及成果鉴定书(论文、著作等)。
-
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计划、学生评价数据及教学反思。
-
-
辅助材料
-
课程创新点说明、学生成果案例、同行评价或专家推荐信。
-
研究过程中的会议报告、数据统计等原始资料。
-
三、注意事项
-
课程选题需结合学校特色与学生需求,注重跨学科融合。
-
申报材料需客观描述课程目标、实施过程及成果,突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
及时整理归档课程开发全过程的文档,以备职称评审时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