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难度相对较大,主要体现在竞争激烈、录取率偏低、试题难度较高等方面。四川作为人口大省,考生基数庞大,但优质高校资源相对有限,导致省内竞争尤为激烈。四川高考采用全国卷(甲卷),试题难度和区分度较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严格。
-
考生基数大,竞争压力突出
四川每年高考报名人数位居全国前列,2024年突破80万,但省内仅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少数“双一流”高校,优质学位供不应求。一本录取率长期低于15%,重点大学录取比例更显紧张,尤其理科高分段的竞争近乎“内卷”。 -
全国甲卷难度较高,侧重深度与创新
四川使用全国甲卷(原全国Ⅲ卷),数学、理综等科目以“题型灵活、计算量大”著称。例如物理常结合生活场景设计原创题,要求学生快速建模分析;作文题多关注社会热点,考察思辨能力,对死记硬背型考生不友好。 -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加剧差异
成都、绵阳等地的重点中学集中了优质师资和培训资源,而偏远地区学生普遍依赖自学,城乡教育差距明显。成都七中、绵阳中学等名校的一本上线率超90%,但部分地市州中学可能不足30%,地域差异进一步放大了考试难度感知。
建议考生早做规划,重视基础巩固与真题训练,同时关注四川本地高校的专项招生政策(如高校专项计划),合理利用加分机会缓解竞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