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政课主题聚焦思想引领、价值塑造与实践育人,核心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党史国史教育、法治与道德建设、时政热点分析四大方向展开,旨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化成果
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必修内容,系统讲解党的创新理论,如“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等专题,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
党史与国情教育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伟大建党精神”等课程为载体,结合百年党史、改革开放史,通过案例教学(如淮海战役“小推车精神”)深化对党的初心使命的理解。 -
法治素养与道德培育
涵盖宪法法律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背篓专线”“乡村振兴”等民生实践案例,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
时政与全球视野
通过“形势与政策”课解析数字经济、科技强国(如洋山深水港案例)、国际关系等议题,培养辩证思维和家国情怀。 -
文化自信与民族团结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交往交融(如彝族摔跤文化)为主题,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思政课通过理论+实践双轮驱动,将课堂延伸至社会大课堂,如“行走的思政课”实地调研,帮助青年学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