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攻击DeepSeek事件主要集中在2025年1月下旬至2月初,其中1月27日晚至28日凌晨的攻击导致服务中断并紧急切换IP,后续攻击持续升级并波及全球多国监管审查。
事件时间线与关键节点
- 1月20日:DeepSeek首次遭遇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初期以HTTP代理攻击为主。
- 1月27日中午至凌晨:攻击手段升级,大量HTTP代理攻击叠加NTP、SSDP等反射放大攻击,导致服务响应延迟激增,DeepSeek紧急切换服务IP。
- 1月28日凌晨:僵尸网络团伙参与攻击,3小时内攻击指令暴增,DeepSeek再次新增服务IP以维持运行。
- 1月29日后:攻击烈度持续上升,奇安信监测发现攻击指令较前日暴增上百倍,涉及多个僵尸网络协同行动。
事件影响与各方反应
此次攻击不仅导致DeepSeek服务多次中断,还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白宫将事件称为“中国AI对美国行业的警钟”,并联合海军、国会等部门限制DeepSeek的使用;意大利、爱尔兰、法国等地数据保护机构要求DeepSeek解释数据处理方式;台湾地区和新加坡则出于安全考量限制公务机关使用。
攻击背后的深层挑战
DeepSeek事件的背后反映出生成式AI平台面临的高风险特性:高交互算力需求使其成为资源攻击的目标,而开放API接口的便捷性则被滥用于算力窃取。专家指出,此类攻击可能涉及国家级背景,未来企业需在架构设计、威胁检测及资源隔离等层面强化防御能力。
此次事件警示AI行业,技术革新必须与网络安全同步推进,唯有构建全链路防护体系,方能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