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尚未实现完全商业化应用。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
技术突破与AI应用
-
预测与控制 :普林斯顿团队通过AI模型提前300毫秒预测等离子体撕裂,避免反应失控;中国科研团队利用AI优化磁场和参数,实现双托卡马克3D场全自动优化。
-
实时监测与优化 :AI可实时分析海量数据,调整反应条件,提升效率与稳定性。
-
-
中国环流三号的关键进展
-
2025年1月,中国环流三号实现连续300秒1.5亿摄氏度高温等离子体运行,并完成电力输出,标志着我国在高温等离子体约束技术上取得里程碑。
-
该装置采用自主研发的聚变控制系统(CODIS),集成AI技术实现精准控制。
-
-
国际合作与挑战
-
美国LLNL团队通过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实现能量增益153%的突破,但属于不同技术路线。
-
当前可控核聚变仍面临等离子体逃逸、长时间稳定运行等核心难题,需跨学科合作与持续创新。
-
总结 :AI已成为可控核聚变研究的重要推动力,但距离商业化应用仍有距离。未来需解决技术瓶颈并实现生态协同,才能实现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