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定期考核并非每年举行,而是每两年或三年一个周期,具体周期根据法规调整(如2022年后部分地区改为三年),考核内容包括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三部分,未通过者将面临暂停执业或吊销证书的风险。
-
考核周期与法规依据
根据《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原规定为每两年一考,但2022年新《医师法》调整为三年一周期,部分地区仍沿用旧规。例如,黑龙江等地明确执行三年一次考核,而试点地区可能保留两年周期。考核对象涵盖所有注册医师(含助理医师),副高以上职称者仅需参加职业道德测评。 -
考核内容与形式
业务水平测评包括医学知识笔试(如人机对话)和临床技能操作;工作成绩由医疗机构根据工作量、患者满意度等评定;职业道德通过自我评价、同行评议等综合评估。例如,河北省要求医师通过手机端完***医学测评(15次机会),专业知识笔试仅一次机会。 -
未通过的后果与补救措施
首次考核不合格者需暂停执业3-6个月并接受培训,补考仍不通过则吊销执业证书。但若在周期内完成住院医师规培或职称晋升考试,可免考业务水平部分。
总结:医师定考是强制性的执业能力评估,周期因政策而异,医师需关注当地通知并提前准备。保持持续学习和规范执业,是顺利通过考核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