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是中国教育部于2020年启动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计划,旨在选拔和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以下是参与强基计划的39所高校名单:
参与强基计划的高校名单
- 北京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清华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央民族大学
- 南开大学
- 天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吉林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复旦大学
- 同济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东南大学
- 南京大学
- 浙江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厦门大学
- 山东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武汉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南大学
- 中山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四川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重庆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西南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兰州大学
- 国防科技大学
- 东北大学
强基计划的核心特点
- 选拔标准:注重综合素质、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特别关注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领域的表现。
- 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小班化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国家实验室和前沿科学中心的研究项目。
- 专业设置:招生专业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以及部分高校的特色学科。
强基计划的意义
强基计划不仅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后备人才,还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这为有志于投身基础学科研究的优秀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发展平台。
如需了解具体高校的招生政策或报名条件,可参考各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