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新课标乙卷作文的核心命题聚焦于“跨越,再跨越”,通过双奥之城的时代镜像,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 作文材料以两次奥运会为切入点,既展现中国体育与综合国力的飞跃,又隐喻青年从懵懂到有为的蜕变历程,要求考生在“卓越永无止境”的基调下,结合自身感悟写出思辨性与时代感并重的文章。
-
紧扣“双奥”主题,挖掘深层关联
考生需跳出对体育成就的单一讴歌,将“跨越”解读为多维度的突破——从个人能力(如苏炳添的短跑纪录)到国家科技(如航天、高铁),再到民族精神(如抗疫中的团结)。例如,可对比2008年与2022年奥运会的技术应用差异,引申至青年如何以创新驱动未来跨越。 -
小切口叙事,大格局升华
避免泛泛而谈,需通过具体案例(如谷爱凌的“1620动作”或“嫦娥六号”探月)展开论述,再关联到“青春报国”的集体叙事。例如,以“冬奥志愿者”的视角,描述服务细节中的文化自信,进而呼应“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 -
辩证思维贯穿始终
“再跨越”隐含对过往成就的反思,考生需平衡“自豪感”与“危机感”。可探讨“芯片封锁”等“卡脖子”问题,强调跨越不仅是成绩刷新,更是补齐短板的持久战,体现青年一代的忧患意识与担当。 -
语言与结构双优化
采用金句点睛(如“卓越不是终点,而是下一程的起点”),并运用分论点递进结构。首段速扣材料,尾段呼告行动,中间通过“个人—社会—国家”的逻辑链层层推进,确保文脉清晰。
2025年备考者应关注“社会热点+科技元素”的融合,如新质生产力或载人登月工程,让作文既有历史纵深感,又具未来前瞻性。记住:真正的“跨越”始于考场,成于脚下每一步的坚实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