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GDP总量达47050.6亿元,全国排名第11位,同比增长5.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合肥市以12673.8亿元稳居榜首,占全省经济总量的26.9%,芜湖、滁州分别以4741亿元和3782亿元位列第二、三名。区域发展差异显著,皖南人均GDP达14531美元,是皖北的2.1倍,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人均GDP超10万元,领跑全省。
分点展开:
- 头部城市优势突出:合肥作为省会,GDP总量和增速(5.8%)均居全省第一,工业增加值增长10.6%,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贡献显著。芜湖依托汽车制造(奇瑞)和建材(海螺水泥)保持第二,滁州凭借毗邻南京的区位优势增速达6.4%。
- 中部梯队竞争激烈:阜阳、安庆GDP超2800亿元,但阜阳因人口基数大人均GDP垫底;亳州、六安等市增速超6%,显示皖北潜力逐步释放。
- 南北差距持续存在:皖南六市人均GDP是皖北的2倍以上,合肥、滁州等皖中城市受长三角辐射带动明显,而皖北仍面临转型压力。
- 产业升级亮点频现: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60.5%,光伏制造业营收全国第三,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4.4%,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总结提示:安徽省经济呈现“省会引领、多极支撑、梯度发展”的格局,未来需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和产业升级,缩小南北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