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是的,一等功的获得者既包括牺牲的烈士,也包括在世军人。根据相关说明,一等功的授予标准为"功勋卓著,有重大贡献和影响",其荣誉性质不因牺牲或生存状态而改变。以下是具体说明:
-
授予对象范围
一等功可授予在战斗中表现特别突出的军人,无论其是否牺牲。例如:
-
牺牲烈士 :如杜富国(扫雷任务中为保护战友牺牲,被追授一等功);
-
在世军人 :如祁发宝(驻守中印边境27年,荣升副司令,生前获一等功)。
-
-
和平年代与战争年代的差异
战争年代因任务危险性高、牺牲率大,一等功更常见(如抗美援朝、边境守卫等);和平年代评选标准更严格,通常仅授予在极端危险任务中做出巨大牺牲或贡献的个体。
-
荣誉的特殊性
一等功是军队最高荣誉之一,需经过严格审核和推荐。例如,祁发宝在边境服役期间,凭借长期坚守和卓越表现,成为少将级文职将军且荣誉卓著。
一等功的获得不取决于生存状态,而是基于对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