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五常市在2023年8月遭遇超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导致24个乡镇249个行政村受灾,超百万亩农田被淹,但通过高效灾后重建和农业自救,仅一年内便基本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展现了“五常速度”与韧性。
-
灾情核心影响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五常市单日最大降雨量达222.4毫米,拉林河、牤牛河等主要河流水位超警戒线,洪水淹没农田、冲毁房屋,水稻主产区超100万亩受灾,部分地块绝产。 -
重建关键措施
政府成立专项领导小组,通过“五查”精准评估损毁房屋,采用“五建并进”模式(自建、联建、统建、援建、兜底帮建)完成1.1万余户房屋修缮;新建道路327公里、桥梁32座,堤防加固159处,确保汛期安全。 -
农业恢复成效
通过抢排积水、喷施叶面肥、修复高标准农田,2024年水稻产量逐步恢复,部分地块减产约10%-30%,但未影响五常大米整体供应链。保险覆盖70%耕地,快速理赔减轻农户损失。 -
民生保障与社会力量
转移安置近2万群众,确保安全过冬;国企援建住房、军民共建桥梁(如“八一和平大桥”),志愿者与科技团队深入田间指导病虫害防治,多维度助力复产。
当前五常市已转入长期防灾能力提升阶段,未来将结合生态修复与基础设施升级,增强抗灾韧性。这一案例为同类地区提供了灾后快速响应与可持续发展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