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CPA)考试的通过率通常以实际参考人数为计算基准,而非报考人数。关键原因在于注会考试的高弃考率,导致报考人数与实际出考人数差距显著(部分年份出考率不足50%)。两种计算方式中,“通过人数÷实际出考人数”是官方和行业普遍采用的统计方法,其通过率约为10%-25%;而“通过人数÷报考人数”因包含大量未参考者,结果往往低于5%,仅反映整体报名群体的通过比例。
-
实际出考人数是核心分母
注会考试专业阶段单科通过率通常为20%-25%,综合阶段可达70%以上,这些数据均基于实际参加考试的考生计算。例如,若某科考试有1万人报名,仅4000人出考,其中1000人合格,则真实通过率为25%(1000÷4000),而非10%(1000÷10000)。 -
弃考率对通过率的影响
高弃考率(部分考场达50%-60%)导致两种算法结果差异巨大。以2021年数据为例,专业阶段报考人数超100万,实际出考人数约40万,通过率按出考人数计算为25%,按报考人数则骤降至3%-4%。 -
官方统计与行业惯例
中注协发布的年度考试分析报告明确采用“实际出考人数”作为分母,因其更能反映考试真实难度和考生水平。而“报考人数”算法多用于外部机构分析整体考试吸引力或弃考现象。
总结:考生应关注基于出考人数的通过率(如25%),这一数据更贴近实际竞争环境。备考时需结合科目难度(如会计、审计通过率较低)和个人复习计划,而非被整体报考群体的低通过率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