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极强,不仅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左右,且超九成毕业生在国内重点领域发光发热,平均起薪显著高于全国水平。 华为、腾讯、国家电网等顶尖企业每年批量吸纳清华人才,制造业、国防科工等领域就业人数连续五年增长,京外就业率更连续十年超50%,西部和东北地区就业人数较2020年翻番。
-
行业分布高度集中
信息科技、教育科研、金融构成清华毕业生三大主力赛道。约35%进入科技与互联网行业,如华为、阿里巴巴;15%-20%投身高校及科研机构,博士学术就业率近48%;金融领域毕业生平均起薪达28万元/年。新兴的AI、大模型算法等岗位需求激增,推动就业结构持续优化。 -
地域选择服务国家战略
56.2%毕业生主动选择京外就业,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数同比增长16.5%。从新疆基层医疗到兰州大学讲台,从辽宁公共服务到国防科工一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鲜明就业导向。学校通过地域行实践、专场招聘等举措强化引导。 -
薪资水平领跑全国
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18万元,信息技术领域可达30万-50万元。工作5年后薪资均值突破20万元,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5%。金融、咨询行业国际雇主如高盛、麦肯锡提供45万+年薪,凸显清华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
深造与归国双向流动
仅9.6%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其中近七成进入全球TOP50高校。往届留学校友超六成已回国发展,形成“海外历练+归国贡献”的良性循环。马冬晗姐妹等典型代表在科研、创业领域持续输出价值。
清华毕业生以“大国重器缔造者”的姿态遍布各领域核心岗位,从超级计算机研发到国际组织任职,从航天工程总师到基层公共服务,其就业质量不仅体现个人竞争力,更深度契合国家发展需求。选择清华,意味着站在更高起点参与时代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