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呈现“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的特点,2024届毕业生规模达1179万再创新高,求稳心态加剧竞争,但新兴行业与政策支持为就业多元化提供新机遇。
-
规模压力持续扩大:毕业生人数连续多年突破千万级,2025届预计达1222万,供需失衡导致传统岗位竞争白热化。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上升至19.1%和13.7%,反映部分毕业生通过灵活方式缓冲压力。
-
结构性矛盾突出:人工智能、产业升级加速技能错配,传统行业缩编与新兴领域人才缺口并存。IT互联网、高端制造业需求旺盛,但文科生跨专业就业难度较高,实习经历成为offer关键因素(78.4%毕业生拥有实习经验)。
-
求稳心态主导选择:48%毕业生首选国企,51%将稳定性视为核心诉求。一线城市岗位竞争激烈,三线以下城市签约率提升2个百分点,“找到工作就行”的务实态度普及。
-
政策与产业双支撑:政府通过职业规划大赛、千万级岗位推送等措施强化服务;高端制造业吸纳力提升(本科毕业生占比22.2%),数字经济催生电商、数据分析等新职业,为多元化就业铺路。
提示:毕业生需提前规划技能适配,关注区域与行业动态,善用政策资源;企业可联合高校优化培养体系,缩小供需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