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概况如下: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内蒙古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区,东邻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四省,南接山西、陕西、宁夏三省,西南与甘肃毗连,北部与蒙古国、俄罗斯联邦接壤,国境线长4200多公里。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2.3%,居全国第三。行政区划包括12个地级行政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下设9个地级市、17个县、49个旗及3个自治旗。
二、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
内蒙古地势呈狭长形,平均海拔1000-1500米,以高原为主,涵盖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沙漠等地貌。东部为西辽河草原,西部为河套平原,中部为锡林郭勒高原。气候以温带大陆性为主,干旱少雨,西部降水稀少,东部水热条件较好。
三、自然资源与经济
内蒙古资源丰富,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之称。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煤炭、森林资源丰富,草原面积占全国73.3%。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牧民多居住蒙古包,以肉、奶、奶制品为特色;同时发展工业、农业及旅游业,形成多元化经济结构。
四、民族与人口
全区居住49个民族,汉族人口占83.5%,蒙古族人口占16.5%以上,是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多样,蒙古族传统习俗如呼麦、马头琴等独具特色,各民族和谐共处。
五、发展成就与文化特色
内蒙古经济持续发展,成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和农牧业基地。文化上,草原文化、蒙古族艺术(如长调、摔跤)闻名,教育事业兴盛,培养大量人才。城市如呼和浩特兼具现代商业与民族风情,成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