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下一轮区划调整的核心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协同效应,重点可能涉及淮北与宿州合并、芜铜一体化、合肥扩容等关键举措。这些调整将重塑安徽“一圈五区”发展格局,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进程,同时解决部分地级市体量小、发展受限等问题,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淮北与宿州合并:两地历史渊源深厚,产业互补性强。淮北作为资源型城市面临转型压力,并入宿州后可整合煤炭资源与现代农业,形成皖北万亿级经济体,通过符离大道产业走廊提升区域竞争力。
- 芜湖与铜陵融合:沿江岸线相连的天然优势,合并后GDP超6000亿元,人口突破500万,可整合奇瑞汽车、铜陵有色等龙头企业,打造对标南京的皖江增长极,长江港口吞吐能力预计提升30%。
- 合肥都市圈扩容:淮南并入合肥的方案最受关注,调整后合肥市域面积将达1.7万平方公里,人口超1200万,GDP突破1.5万亿元。此举可缓解科创用地瓶颈,推动合淮同城化,形成“基础研究-应用转化”全产业链。
- 皖北与沿江协同:亳州回归阜阳、蚌埠与淮南合并等设想,旨在强化皖北中心城市辐射力;而池州与安庆合并则聚焦文旅资源整合,构建“九华山+天柱山”世界级IP,带动年游客量突破2000万人次。
未来安徽区划调整需平衡行政效能与民生保障,通过“五年过渡期”等渐进式改革减少震荡。最终形成“合肥都市圈+芜铜城市组+大宿州增长极”的新三角格局,为2030年冲刺全国经济八强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