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审结论的撰写需遵循规范性和针对性原则,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一、基本结构
-
标题与个人信息
明确标注“政治审查结论”或“综合政评材料”,包含被审查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职务等基础信息。
-
审查内容与结论
-
政治素质 :阐述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如是否拥护“一国两制”、反对霸权主义等;
-
道德品质 :描述遵纪守法情况、社会关系及家庭背景;
-
结论性意见 :综合分析后明确是否通过审查,如“政治可靠,符合岗位要求”。
-
二、核心要点
-
思想政治表现
强调政治学习情况(如“三代表”重要思想、七一讲话精神学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成果及向党组织靠拢意愿。
-
政治历史与直系亲属
需说明本人政治历史是否清白,直系亲属(如父母、配偶)的政治状况及社会关系。
三、撰写规范
-
语言要求
采用正式、客观的语言,避免模糊表述,如“坚决拥护独立自主原则及‘一国两制’方针”。
-
材料整合
需整合档案材料、调查信息及函件协调情况,确保内容全面准确。
四、注意事项
-
时效性 :结论需基于最新审查结果,避免使用过时信息;
-
签名与日期 :明确标注经办人、审核单位及日期,如“由××党支部审核,日期:2024年11月19日”。
以上内容可根据具体政审场景(如公务员录用、党员发展等)调整细节,建议参考权威模板或单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