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指的是农历十二月,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岁末时节,以祭祀、除旧迎新为核心习俗。
-
农历与公历的区别
农历十二月对应公历日期不固定,通常在1月中下旬至2月中旬之间。例如2025年腊月初一为公历1月20日,而2026年则从1月9日开始。 -
“腊”字的由来
“腊”源于古代祭祀仪式“腊祭”,人们在年末用猎物祭祀神灵祖先,祈求平安丰收。汉代起,“腊月”成为十二月的代称。 -
主要节庆与习俗
- 腊八节:喝腊八粥,寓意驱寒祈福。
- 小年:北方多在腊月二十三祭灶,南方部分为二十四。
- 除夕准备:扫尘、贴年红、备年货,迎接春节。
-
气候与农事特点
此时寒冷干燥,北方积雪常见,南方进入农闲期,传统上以家庭团聚和手工制作为主。
腊月承载着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团圆的期盼,其习俗至今深刻影响着现代生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