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刘友兆教授是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权威专家,长期深耕耕地保护、土地信息系统及土壤资源评价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并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其学术成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
学术成就与研究方向
刘友兆教授聚焦土地资源管理,尤其在耕地质量预警、土地整理与生态农业模式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主持的“耕地质量预警系统建立与应用”项目填补了国内耕地动态监测技术空白,提出的预警理论为耕地保护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他在三峡库区生态农业研究中创新性提出坡耕地复合农林业模式,有效平衡生态保护与农业开发矛盾。 -
科研项目与社会贡献
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负责人,他主导的“北亚热带典型样区土系建立”研究推动了土壤分类标准化;参与的“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计划”为国家农业政策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其团队研发的土地信息系统广泛应用于江苏省耕地分等与地价评估,直接服务于地方土地管理实践。 -
教育影响与学术传承
刘友兆教授培养了大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担任博士生导师期间指导学生完成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如“耕地土壤重金属管控对策”“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机制”等,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土地科学》《自然资源学报》等核心期刊,持续推动学科前沿发展。
提示:刘友兆教授的跨学科研究体系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未来在智慧农业与碳中和背景下的耕地保护技术领域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