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写作规范是确保学术交流质量和学术诚信的重要准则,涵盖从题目设计到语言表达的多个方面。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规范要求:
一、题目规范
-
简洁明了 :用简短词组准确反映核心内容,避免冗长描述。
-
避免模糊 :需明确研究问题或结论,避免使用“可能”“大概”等不确定词汇。
-
包含关键词 :通常需3-8个术语,便于检索和分类。
-
格式要求 :中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必要时加副题名补充内容。
二、摘要规范
-
独立性 :需从正文中提炼,避免使用“我们”“本文”等第一人称。
-
结构完整 :包含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通常不超过200字。
-
客观表述 :使用第三人称,避免祈使句和情感化语言。
三、正文规范
-
结构清晰 :推荐采用分层结构(如引言-方法-结果-结论),逻辑连贯。
-
语言规范 :避免口语化表达,多使用短句和主动语态,确保专业性。
-
数据与引用 :数据需可靠标注来源,引用需符合学术规范(直接引用≤15%-20%,间接引用≤30%)。
四、引用规范
-
比例控制 :直接引用不超过15%-20%,间接引用不超过30%,需标注出处。
-
格式要求 :采用APA、MLA等标准格式,页脚需标注作者信息。
五、格式与排版规范
-
页脚必备 :包含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
-
字体与字号 :推荐使用宋体、Times New Roman等易读字体,字号≥12号。
-
行距与页边距 :单倍或1.5倍行距,页边距≥2.5cm。
六、学术道德规范
-
原创性 :论点需经充分论证,数据需可重复验证。
-
保密义务 :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和商业机密。
-
尊重他人 :引用他人成果需标注来源,避免不当署名。
七、其他注意事项
-
提纲先行 :建议撰写结构提纲,明确各章节逻辑关系。
-
反复校对 :完成初稿后需多次校对,避免语法错误和拼写问题。
通过遵循以上规范,可有效提升论文质量,增强学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