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的正确格式需遵循行业规范,以确保导演、演员等创作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剧情和场景。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格式标准:
一、基础结构要素
-
片名与作者信息
-
片名居中,使用大号字体;
-
下方注明作者姓名、联系方式及版本信息。
-
-
场次与场景
-
每个场次需单独编号并命名(如“第一幕:客厅”);
-
场景描述包含地点、时间、环境等要素(如“外景:公园,下午”)。
-
二、核心内容组织
-
人物与对话
-
通过对话推动剧情,使用人物名称标注发言内容;
-
对话需包含人物性格、情绪提示(如“愤怒地摔碗”)。
-
-
动作与舞台指示
-
用括号标注人物动作(如“走、跑、坐下”)及表情;
-
包含场景切换说明(如“镜头转向室内”)。
-
三、格式规范要求
-
文字与排版
-
使用等宽字体(如Courier New、Monaco);
-
页边距2.54厘米,A4纸张。
-
-
时间与地点标注
- 每场次开头明确标注时间(如“上午9点”)和地点(如“教室”)。
四、示例片段
场景:教室,上午
(王妈小心翼翼地)
小姐,您还是得注意身子,就吃点东西吧。(赵小姐愤怒地摔碗)
不吃,我就是不吃!
(王妈下场)
五、注意事项
-
避免混淆 :剧本需明确区分对话、动作及场景描述,避免混杂;
-
专业性 :剧本写作需遵循技术规范,与小说等文体有本质区别。
通过以上结构化布局,可确保剧本具备可操作性,提升创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