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是规范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法律,其核心规定如下:
一、基本原则与责任
-
工作方针
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责任制。
-
政府职责
国务院领导全国消防工作,地方各级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消防工作,并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
单位与个人义务
-
单位需维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
-
成年人需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
-
二、消防设施与通道管理
-
禁止行为
-
损坏、挪用消防设施或器材;
-
占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等。
-
-
处罚措施
单位罚款5000-5万元,个人罚款500元以下;拒不改正的,强制执行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三、危险品管理
-
禁止非法运输与携带
违反消防技术标准生产、储存、运输易燃易爆品,或非法携带进入公共场所,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
-
生产场所限制
违反规定进入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将受处罚。
四、火灾隐患整改
-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通知后,单位或个人需及时消除隐患,否则将面临强制措施。
五、其他重点规定
-
禁烟禁火 :禁止在特定场所吸烟、动火;
-
消防宣传 :各级政府需开展常态化消防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