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铜价回收市场呈现区域分化与品类价差显著的特点,华东地区废铜价格稳中微调(70010-70080元/吨),华南受制造业支撑价格抗跌,而西南基建需求推动铜价涨幅领先(成都高质量铜线达70060元/吨)。国际铜价短期波动加剧(LME铜单日暴跌2.36%),但绿色能源转型支撑中长期看涨预期。
-
区域价格动态
华东地区紫铜块报价70080元/吨,上海因期货拖累但现货持稳;合肥受新能源汽车产业带动,电机线收70010元/吨。华南深圳1#光亮铜线报70040元/吨,电子出口订单回暖抵消进口再生铜压力。西南成都铜价涨幅0.08%,川藏铁路与锂电池扩产驱动需求。华北雄安新区特高压项目启动,保定1#废铜报70040元/吨。 -
品类价差解析
光亮铜线(70000-70400元/吨)溢价明显,马达铜(65100-65500元/吨)受加工费下调拖累。紫杂铜(64200-64600元/吨)因港口库存积压价格承压,而花线(71200-71600元/吨)因高纯度需求保持高位。黄铜回收价约15-18元/斤,显著低于紫铜(19-24元/斤)。 -
市场驱动因素
国际层面,LME库存回升至272,825吨但全球供需仍紧平衡,美元加息预期压制铜价。国内关税政策与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进口成本。产业端,风电、光伏及电动汽车用铜占比升至28%,2025年需求缺口或扩至80万吨。 -
回收策略建议
短期关注长三角、珠三角区域溢价机会,加工企业需利用期货工具锁定成本。中长期建议回收商逢低建库,优先布局基建与新能源产业链集中区域(如西南、华东)。
当前铜价回调空间有限,建议结合区域供需差异动态调整回收计划,同时警惕三季度传统淡季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