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是确保化学品安全存储、使用和处置的重要规范,其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则
-
目的与依据
明确制定制度的目的(如保障人员安全、消除危害)及依据(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适用范围
覆盖化学品的运输、储存、使用、废弃处理等全流程。
二、安全管理组织与责任
-
责任主体
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采购/使用单位的职责。
-
安全培训与教育
要求从业人员接受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化学品分类与标识
-
分类标准
根据《危险化学品目录》对化学品进行分类管理。
-
标识要求
包装物需标注安全标签、说明书和中文警示语,转移或分装后需重新标识。
四、仓储管理
-
仓库要求
保持通风、干燥、避光,配备防火、防爆、防泄漏设施,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
入库与出库
严格验收品名、数量、包装等,轻搬轻放,建立详细出入库记录。
-
库存管理
定期检查化学品有效期、包装完整性,及时处理变质或损坏物品。
五、运输与使用管理
-
运输要求
遵守交通法规,使用专用车辆(如配备阻火器、防静电设施),禁止混装易燃易爆物品。
-
使用规范
遵循操作规程,佩戴防护用品,使用后及时清理现场,剧毒化学品实行双人管理。
六、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
日常检查
由专管员或质控小组定期检查使用、存放、有效期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
专项检查
安全委员会或安保科每季度进行全院或重点区域检查,重大活动前加强督导。
七、应急管理
-
应急预案
制定化学品泄漏、火灾、中毒等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定期演练。
-
应急设备
配备灭火器、防护装备、洗消设备等,并确保有效期内。
八、附则
-
违规处理
明确对违反制度的处罚措施,包括责任追究、经济赔偿等。
-
修订机制
根据法规变化和技术发展,定期修订管理制度。
以上内容需结合具体行业规范和单位实际情况调整,确保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