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官方规定和权威资料,危险化学品主要分为以下九大类,涵盖物理、健康和环境危险:
-
爆炸品
外界作用下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瞬间释放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爆炸。包括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如高氯酸)和具有燃烧、抛射等次要危险的物品。
-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分为易燃气体(如氨气、甲烷)、不燃气体(如氮气、氧气)和有毒气体(如氯气、氟化氢)。这类物质在特定温度或压力下具有易燃、窒息等危险性。
-
易燃液体
闪点低于63℃的液体,易挥发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包括低闪点液体(如汽油、乙醛)和中闪点液体(如苯、乙醇)。
-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固体(如木材、纸张)自燃物品(如白磷)遇湿易燃物品(如金属钠)在特定条件下易燃烧或爆炸,部分已归入爆炸品类别。
-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和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钠)易分解释放氧气,助燃或引发爆炸。
-
有毒物质
包括剧毒化学品(如氰化物)、致癌物质和致畸物质,通过摄入、皮肤接触或吸入危害健康。
-
放射性物品
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⁹Bq/kg的物质,如铀、钴,具有辐射危害。
-
腐蚀品
能腐蚀金属或破坏人体组织的固体/液体(如硫酸、强碱),接触后产生腐蚀或毒性反应。
补充说明 :
-
不同分类标准存在差异,例如《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将危险化学品分为理化危险、健康危险、环境危险三大类;
-
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场景(如储存、运输)参考详细分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