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及格标准以卷面成绩60分(含)以上为合格,部分科目或地区可能采用等级制(如C级及以上视为合格),补考机会根据当地政策执行,需同时满足所有必修科目合格才可取得高中毕业资格。
及格标准分为分数制和等级制两种。大多数地区采用60分作为合格线,部分省份可能根据试卷难度调整。若未明确分数标准,则按比例划分等级,通常C级(约60%-74%)以上为合格。例如,北京采用等级制(A-E五级),但对外省转入学生仅认定合格性考试成绩,等级性成绩不跨省互认。
补考机制因地区而异。未通过的考生通常可参加1-2次补考,离校两年内允许再次报考,但部分省份(如山东)仅允许毕业生补考。必修科目需全部合格方能毕业,若部分科目不达标,即便取得毕业证也可能被取消资格。
成绩应用存在差异。合格性考试结果是高中毕业及同等学力认定的必要条件,部分高校将等级性考试成绩纳入录取参考,按比例划分A-D等级(如A占20%),但最终录取规则由院校自主制定。外省转入学生的成绩需经本地教育部门认证,仅接受合格性考试成绩转换。
需注意,必修与选修科目的要求不同。必修科目(如语数外、理化生)必须全部合格,而选修科目可能仅作为高中毕业依据,不影响升学。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仅限当年度有效(如北京规定等级性成绩当年有效),跨省成绩互认规则需以接收省份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