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密码是考生登录系统的唯一凭证,需满足8-20位长度且含大小写字母、数字或符号,初始密码通常为身份证后六位或准考证号,首次登录必须修改并妥善保管。 以下分点详解规则与注意事项:
-
密码设置要求
密码需避免简单组合(如123456、生日等),建议采用联想记忆法混编大小写字母、数字及符号(如"Zhangsan3!"或"dwjsXwll")。部分省份强制要求首次登录时修改初始密码,未修改则无法填报志愿。 -
安全保管措施
严禁向他人(包括班主任)透露密码,防止志愿被篡改。可私密备份密码规则(如纸质提示片段),但避免完整记录。定期更换密码,不同平台勿重复使用。 -
密码找回流程
若遗忘密码,需持身份证、准考证到报名点或招办重置,或通过绑定手机验证找回。部分省份支持人脸识别自助重置,重置后需立即修改。 -
风险防范提示
填报截止前1小时再次登录系统核对志愿,确认未被篡改。避免在公共电脑保存密码,关闭浏览器记忆功能。如发现异常,立即报警并联系招办。
高考志愿密码直接关系录取结果,考生需严格遵循规则并主动防范风险,确保志愿信息安全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