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在算力领域的布局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底,央企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实现翻倍增长,成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力量。
一、央企算力布局的关键举措
智算中心建设
央企通过建设大规模智算集群,为人工智能训练提供强大支持。例如,中国电信已形成“2+3+7+X”的智算布局,中国联通则建成300多个训推一体的算力资源池,中国移动则拥有2个超万卡智算中心及1500个边缘节点。推动AI技术攻关
央企积极参与“AI+”专项行动,支持“九天”“星辰”等通用大模型的技术攻关,强化多模态大模型与跨模态图像生成能力,助力国内技术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产业生态合作
央企与民企、高校合作,共同构建行业大模型并推动落地。例如,在智能网联汽车、能源化工等领域,央企与华为、科大讯飞等企业联合打造行业解决方案。
二、典型央企在算力领域的表现
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在智算中心建设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其两大公共智算中心辐射全国,为超大规模算力需求提供支撑。中国移动
移动已建成多个区域智算中心及边缘节点,加速算力资源的分布式布局。中国联通
联通通过升级数据中心为智算中心,提升算力调度效率,满足推理和训练双重需求。
三、央企算力发展的战略意义
推动产业升级
央企算力布局不仅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硬件支撑,还助力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强化自主可控能力
央企通过技术攻关和生态建设,逐步提升算力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为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权奠定基础。
总结
央企在算力领域的持续发力,不仅展现了其在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地位,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关注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明确方向。未来,央企有望继续深化布局,推动算力行业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