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赛纶写给金秀贤的信件真实性存在争议,目前双方各执一词且缺乏司法定论。 关键争议点包括:信件内容涉及未成年时期交往细节、金秀贤方坚称“伪造”而遗属提交笔迹鉴定支持真实性,以及双方围绕时间线、债务纠纷等展开的法律攻防。
根据现有信息,金赛纶家属公开的信件显示两人从2015年(金赛纶15岁)开始交往,信中包含亲密对话及金秀贤服役期间的日常记录。但金秀贤公司否认信件真实性,称其为“伪造”,并强调两人仅在2019年金赛纶成年后短暂交往。第三方笔迹鉴定结果矛盾——家属提交的报告称笔迹“高度一致”,而金秀贤方质疑鉴定机构资质并申请复检。金秀贤在记者会上称信件“被移花接木”,但未提供具体技术证据。
事件核心争议可归纳为三点:
- 法律风险差异:若信件属实,金秀贤可能涉及与未成年人交往的道德争议;若系伪造,则家属涉嫌诽谤及勒索。
- 时间线矛盾:家属主张的6年恋情与金秀贤承认的1年交往期存在巨大落差,双方均未完全解释聊天记录、照片等辅助证据的冲突。
- 舆论战影响:双方通过媒体持续爆料(如脱裤洗碗照、Telegram聊天记录),导致公众注意力从信件本身转向隐私侵犯与网络暴力等衍生议题。
目前事件已进入司法程序,最终结论需等待法律裁决。建议公众谨慎对待未经验证的信息,避免对逝者及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