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一师一优课”证书需通过官方平台注册报名、提交优质课程资源(含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等)、通过校级至部级逐级评审,最终由教育部门颁发。关键亮点包括:
- 选课策略:优先选择冷门节点课程,避开竞争激烈的课题;
- 技术硬核:需高清课堂录像,建议双机位拍摄并后期剪辑;
- 教学创新:融合信息技术,突出课堂互动与学生参与度;
- 流程合规:严格遵循报名、审核、晒课、评审的时间节点。
分点展开:
-
注册与报名
登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或地方分平台(如“沈阳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完成教师实名认证,提交个人教学信息。首次需学校管理员审核通过方可参与活动。 -
课程准备
- 教学设计:撰写逐字稿教案,明确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结合课标与学生学情;
- 课堂实录:视频需包含片头(课程名称、教师信息等),格式为H.264编码的MP4文件,码流0.5-1Mbps,建议使用录播教室或多机位拍摄;
- 辅助材料:同步提交课件、学情分析、教学反思及学生评测结果。
-
评审标准
- 内容质量(占比40%):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互动效果;
- 技术应用(占比30%):信息化手段的合理性与创新性;
- 规范要求(占比30%):视频清晰度、材料完整性。
-
评选流程
课程需通过校级初评、区/市复评、省级推荐,最终由教育部专家组终审。部级“优课”证书含二维码防伪,全国通用。
总结提示
提前关注年度活动通知,预留充足时间打磨课程;若需职称加分,建议咨询当地政策确认证书效力。优质课例可多次优化后重复参评,但需避免节点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