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2025年上市后市值达1549亿美元,远超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预计的约2700-4000亿元人民币(约400-580亿美元);抖音在国内市场月活跃用户数和电商GMV方面仍领先快手,但快手的AI战略和独特社区生态赋予其差异化价值。
快手的市值在2025年上市后飙升至1549亿美元(约1.05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市场焦点,而其竞争对手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的估值接近3150亿美元(约2.2万亿元人民币),但其国内业务估值仅占40%左右,约为1200亿美元(约8500亿元人民币)。若仅对比国内业务,快手当前约2400亿港元(约2226亿元人民币)的市值仅为字节跳动国内估值的27%-40%,但市场认为这一差距可能被低估。
抖音的优势集中在用户规模与商业化效率。2024年抖音国内月活跃用户达8.4亿,远超快手的4.5亿;抖音电商GMV突破3.5万亿元,而快手不足1.5万亿元。两者流量比为55%,电商规模比为40%,反映出抖音在流量变现上的绝对优势。尽管如此,快手的“老铁经济”与信任电商模式在特定用户群体中更具粘性,且商业化空间被认为尚未触及天花板。
快手近年加速AI布局,其可灵文生视频技术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被视为未来增长的第二曲线;而字节跳动虽在AI领域领先,但快手通过差异化技术路径与用户需求结合,可能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市场估值逻辑的变化使快手资产中的大量现金储备(928亿元人民币)进一步凸显其安全边际,当前市盈率(约12倍)远低于行业平均,存在价值重估潜力。
总结来看,短视频行业的竞争已从单纯流量争夺转向技术与多元商业模式的博弈。快手与抖音在用户结构、商业化路径和AI战略上呈现差异化竞争格局,前者虽短期承压,但长期价值或被低估;后者则凭借规模效应稳固行业主导地位。市场需动态跟踪双方策略调整及执行效果,重新评估二者在资本市场的合理定价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