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大疆创新的估值约为1500亿美元,成为全球无人机行业的绝对领导者。7年内估值增长10倍,2023年营收达500亿元人民币,连续12年盈利,并占据全球无人机市场85%的份额。其业务已从消费级无人机扩展到行业解决方案、智能机器人及智能驾驶领域,展现出强劲的技术壁垒与多元化布局。
-
估值与财务表现:大疆的估值从2018年的150亿美元飙升至2025年的1500亿美元,核心驱动力是营收的持续增长(2023年500亿元)和20%的净利润率。消费级无人机贡献60%营收,行业解决方案占30%,而智能驾驶子公司卓驭科技分拆后估值达15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有200万台车搭载其智驾系统。
-
市场统治力:大疆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份额高达70%,其中美国市场占比77%,海外收入的45%来自美国。技术优势使其产品毛利率接近50%,并通过算法优化降低硬件成本,形成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
-
业务多元化:除无人机外,大疆在机器人领域年出货1.2万台机械臂,智能驾驶业务与英伟达合作,并获比亚迪等投资。对外投资12家公司,覆盖AR、芯片等领域,其中7家估值超10亿美元。
-
创始人与资本策略:创始人汪滔以350亿元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其导师李泽湘作为“中国机器人之父”持续推动技术突破。大疆虽未上市,但融资认购超预期30倍,显示资本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认可。
未来,大疆能否突破千亿美元估值天花板,取决于新业务拓展与技术迭代。投资者可关注其智能驾驶量产进展及全球化布局,但需警惕地缘政策对海外市场的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