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副高职称个人自评需围绕“德、能、勤、绩”四大核心,以真实数据支撑专业能力,突出教学创新、科研成果及行业贡献,同时体现师德修养与职业发展潜力。
-
真实性与数据化呈现
自评内容需严格基于实际工作,如教学课时数、学生成绩提升率、获奖情况等量化指标。例如:“近三年主讲《高等数学》课程,学生平均成绩提升15%,指导团队获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避免空泛描述,用具体案例佐证专业能力。 -
教学与科研双线并重
教学方面,强调课程设计创新(如项目式学习、跨学科融合)及学生反馈;科研方面,列出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占比)、课题主持(国家级/省级)、专利或成果转化等。例如:“主持省级教育规划课题1项,研究成果被纳入区域教学改革方案。” -
师德与社会服务
体现师德风范(如帮扶学困生、参与公益支教)和行业影响力(学术评审、教师培训主讲等)。例如:“年均参与县域教师培训5场,获评‘师德标兵’称号。” -
职业规划与反思
简述未来专业发展路径,如攻读博士学位、开发校本课程等,同时客观分析自身不足,展现持续改进的意愿。例如:“计划深化AI教育应用研究,目前需提升跨学科合作经验。”
提示:自评需逻辑清晰、语言简练,避免堆砌荣誉,重点突出个人不可替代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