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航天发展史可划分为四个关键阶段,从艰难起步到自主研发突破,再到国际竞争中的并跑与赶超,最终实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重大飞跃。
-
奠基阶段(1950s-1970s)
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技术落后、国际封锁的背景下起步,通过引进苏联技术、培养本土人才,成功发射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迈出航天事业第一步。 -
追赶阶段(1970s-1990s)
面对西方技术封锁,中国转向自主研发,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问世,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升空,逐步构建起完整的航天技术体系。 -
并跑阶段(1990s-2010s)
载人航天工程启动,“神舟五号”实现首次载人飞行,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探月工程“嫦娥系列”开启,标志技术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持平。 -
赶超阶段(2010s至今)
空间站建设、月背探测(嫦娥四号)、火星任务(天问一号)等突破性进展,展现中国航天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型,跻身世界航天强国行列。
中国航天六十余年的发展,印证了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并重的战略价值,未来将在深空探测、空间应用等领域持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