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核心产业规模接近6000亿元,形成从芯片研发到应用落地的完整产业链。政府战略布局与企业创新双轮驱动,上海“模速空间”等孵化平台加速技术转化,DeepSeek等大模型在国际评测中表现亮眼,昆仑万维等企业通过AI出海实现商业化突破。
-
政策与战略引领
国家将人工智能列为科技前沿攻关重点,上海等地探索治理与创新协同发展模式。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人工智能+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80%工业企业已建设智能集控中心。 -
技术创新与突破
国产大模型如DeepSeek-R1在推理能力上媲美国际标杆,开源策略降低应用门槛。昆仑万维自研AI芯片年内流片,突破算力瓶颈;具身智能和世界模型研究引发全球关注,推动AI从数字向物理世界延伸。 -
商业化与全球化
AI应用在短剧、音乐、社交等领域快速变现,昆仑万维海外收入占比达94%。企业依托本土需求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如AI分拣机器人、智能实验平台等解决方案已规模化落地。 -
生态与挑战
算力基础设施年增74%,但初创企业面临大厂价格战挤压。高质量数据耗尽风险、Transformer架构效率瓶颈等问题亟待突破,产学研合作成为关键。
未来需持续强化基础研发与场景深耕,把握“东数西算”等政策红利,推动中国AI从跟跑转向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