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美国学者金范秀首次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其本质是“商品和服务以信息化形式进行交易”。这一定义揭示了数字经济在信息技术推动下的独特性,即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商品和服务的交易与流通,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
1. 数字经济的定义与特征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为推动力的新经济形态。其特征包括信息化引领、技术深度渗透以及经济结构的智能化转型。
2. 数字经济的起源与发展
数字经济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因唐·泰普斯科特的著作《数字经济:网络智能时代的前景与风险》而受到关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特别是在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上,数字经济被进一步明确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3. 数字经济的重要性
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通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实现了资源的高效配置,提升了经济效率,并促进了社会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总结
金范秀的定义奠定了数字经济作为特殊经济形态的基础,而其后续的发展与全球认可进一步凸显了数字经济在当前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经济将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