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十校2024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试卷是安徽省高三备考的风向标,其核心亮点在于紧扣课本原题拓展与扎实基本功考查,试卷中多道题目直接源自教材习题(如第7题构造函数比较大小、第18题双曲正弦函数),凸显课本基础的重要性,同时通过灵活题型设计(如外接球模型、同构变形等)检验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
-
课本与考题深度关联
试卷中第7题和第18题均改编自课本原题(人教B版必修二、人教A版必修一),解题思路依赖对教材例题的熟练掌握。例如,第7题需结合课本习题的构造函数方法快速解答,若忽视课本基础,解题难度将大幅提升。这提示考生回归教材是高效备考的关键。 -
基本功与创新思维并重
选填题注重基础(如集合运算、数列性质),但第8题外接球问题通过斜几何体设计增加难度,需空间想象与模型推导能力;第14题导数同构、第19题飘带放缩等则要求从经典题型中提炼方法。刷题需兼顾深度与广度,避免机械记忆公式。 -
解答题的层次化设计
五道解答题难度梯度明显:第17题立体几何动点问题提供多解法,第18题双曲函数需整体换元简化,第19题导数综合考查对数不等式与数列构造。分步突破和整体思维是得分要点,例如第19题需串联前三问结论完成最终证明。 -
命题导向与备考建议
试卷由安庆一中命制,延续江淮十校“稳中求新”风格,如第16题数列不等式结合对数运算,体现新高考对数学建模的重视。建议考生分析错题本源(如课本原型或变形逻辑),并针对薄弱模块(如斜三角形、抽象函数)专项强化。
该联考数学试卷为2025届考生提供了清晰的复习路径——以课本为根、思维为翼,通过真题拆解提升综合应用能力,避免陷入“题海战术”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