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与图片不符的现象通常被称为"货不对板"或"图文不符",这是消费者在网购、广告宣传中常见的消费陷阱。主要表现为商品颜色、尺寸、材质、功能等与宣传图片存在明显差异,严重时可能涉及虚假宣传或欺诈行为。
- 主要表现形式
- 颜色差异:实物色差严重,与图片展示的色调、饱和度不符
- 尺寸缩水:实际商品比图片显示的小很多,特别是服装、家具类商品
- 材质降级:用廉价材料替代宣传中的高档材质,如真皮变人造革
- 功能缺失:实物不具备图片展示的特殊功能或配件
- 产生原因
- 过度修图:商家使用PS等技术过度美化商品原貌
- 拍摄技巧:通过特定光线、角度营造虚假效果
- 样品差异:展示用样品与批量生产商品质量不一致
- 成本控制: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导致成品质量下降
- 应对策略
- 查看买家秀:优先参考其他消费者的实拍评价
- 关注细节图:要求商家提供多角度无修饰的实物照片
- 保留证据:截图保存商品宣传页面和客服沟通记录
- **途径:通过平台投诉、消费者协会或法律手段**
遇到货不对板情况时,建议第一时间与商家协商退换货,若协商不成可申请平台介入。大额商品建议选择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的商家,贵重物品收货时最好录制开箱视频作为证据。记住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品与宣传描述一致,这是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基本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