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乐理入门的零基础基础知识,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
一、音与音高
-
音的本质
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空气传播至耳朵被感知。人耳可听频率范围为27-4100Hz。
-
音高与振动频率
音高由振动次数决定,频率越高音越高(如钢琴白键上的C到高音C为八度)。
-
音色与泛音
音色由基音与泛音的和谐关系决定,不同乐器因泛音组合不同而产生独特音色。
二、音符与节拍
-
基本音符
包括全音符(4拍)、二分音符(2拍)、四分音符(1拍)等,通过时值线表示长短。
-
节拍与强弱
节拍是音乐的时间组织,强弱(力度)通过动态标记(如f, ff)表现。
三、音阶与调式
-
音阶
由按特定顺序排列的音级组成,如大调音阶(1-2-3-4-5-6-7)和小调音阶。
-
调式与情感
大调通常明亮欢快,小调则显得忧郁。调式以主音为中心,包含下属音、属音等构成。
四、和弦与节奏
-
和弦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音级按三度关系组合而成,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
-
节奏与律动感
通过音符时值、强弱组合创造律动感,例如切分音可打破常规节奏。
五、读谱与演奏
-
五线谱
国际通用记谱法,通过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表示音高和时值。
-
简谱
用数字(1-7)表示音级,适合快速掌握基础旋律。
六、学习建议
-
工具辅助 :使用节拍器练习节奏,钢琴是理解音高的理想乐器。
-
系统学习 :建议从《音乐基础理论教程》等教材入手,逐步深入。
通过以上基础知识的掌握,可逐步构建音乐理论体系,为后续学习作曲、演奏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