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基础钢筋图集规范是建筑工程中确保独立基础结构安全的重要依据,核心规范包括钢筋型号选择、布置间距、锚固长度和保护层厚度等关键要求。这些标准直接影响基础的承载力和耐久性,必须严格遵循设计图纸和国标图集(如16G101-3)执行。
-
钢筋选型与规格
独立基础通常采用HRB400级螺纹钢筋,直径范围8-25mm,具体根据荷载计算确定。底板钢筋网片需双向布置,短向钢筋应置于下层以增强抗弯能力。钢筋强度等级和直径必须符合设计标注,严禁擅自替换。 -
间距与排布规则
钢筋间距一般为100-200mm,最小净距不小于25mm或钢筋直径。边缘第一根钢筋距基础边距≤1/2间距且≤75mm。双向钢筋交叉点需全部绑扎,悬挑部位需加密布置。 -
锚固与连接要求
下部钢筋伸入基础梁的锚固长度≥12d(d为钢筋直径),弯钩角度135°。采用机械连接时,接头率不得超过50%,焊接接头需做力学性能检测。转角处钢筋应沿两个方向通长布置。 -
保护层与质量控制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40mm,潮湿环境需增加5-10mm。钢筋安装后需进行隐蔽验收,重点检查搭接长度、弯钩平直段长度(≥10d)和垫块布置密度(每平米≥4个)。
施工时需结合地质报告调整配筋方案,对于软弱地基或高烈度地震区应增设加强筋。钢筋绑扎完成后严禁踩踏变形,混凝土浇筑前需再次复核图纸与图集规范的符合性,确保结构安全万无一失。